我喜歡下雨天,特別是飄散著霧般雨絲的雨天,不撐傘,獨自行走在路上,細細密密的雨會染濕頭發,揚起臉,任由雨點在臉上,手臂上綻開一個個笑顏,一陣清爽彌漫周身。   又是一個雨天,我漫步到立交橋附近,正想待在樹下靜靜地聽雨的合奏,卻被一陣喧鬧打消了興致。雨霧朦朧,我只能看見立交橋上的幾個人影和一抹淺黃。   來到橋上,映入眼簾的是一輛側翻的三輪車,一地碎了的花盆泥土和被雨打濕得發蔫的不知品種的黃花,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大概八九歲的女孩。   只見女孩蹲下身,小心翼翼地捧起一盆缺了幾個角的還算完好的花盆,輕輕將它擺好在被男子扶正的三輪車上。再拾起幾塊花盆碎片,抓起一把土,堆放在三輪車一角。雨打濕了她的連衣裙,裙擺上有幾點臟痕。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女兒是件幸福的事吧。我看向男子,心中暗暗贊嘆。   “怎么這樣啊,這一地臟兮兮的,讓人怎么過去啊。”“哎,人家也不是故意的,賺錢也不容易,小心點過去就好。”嘈雜的議論聲紛紛響起,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忙。   我想要幫忙,卻猶豫地收回了腳。我又沒有義務去幫他們,他們也沒向我求助,況且這里這么多人,要幫忙的話也不缺我一個,何況那滿地的污泥實在下不了手……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正想轉身離開,那女孩說話了:“叔叔,已經收拾好了,下次騎車可要小心哦。”   我疑惑地回頭,怎么,這女孩不是他孩子?   “謝謝你,小朋友。”男子用手背用力一抹頭上的水珠,直起腰沖女孩笑道,“要不你拿一盆吧?”他手指僅存的幾盆花。   女孩聞言點頭,輕輕蹲下拾起一朵殘破黃花:“我就要這朵啦。”不等回答,她一蹦一跳地離開了。真巧,她穿的裙子是鵝黃色的。   我的目光隨著那抹黃,看她漸行漸遠,消失于朦朧的煙雨中。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,一陣羞愧。而此刻周圍也是一片寂靜,原先那些抱怨、鄙夷的表情此時變成了尷尬,沒有人再吭聲,人群慢慢散開。   從那天起,在每一個淅淅瀝瀝的雨天,總會一個人趴在窗前,看著雨霧中若隱若現的這座城市,聆聽著那若有若無的雨聲,癡癡地出神。   或許,我不應該只迷戀雨,因為生活中還有許多更美的東西。 +10我喜歡

原創墨上塵事   送己亥之年尾,迎庚子而慨然。數九隆冬寒,瑞雪兆豐年。洋洋灑灑飛滿天,慶花甲而心暢歡。憶往昔,春華秋實;展未來,風光無限。幸全家老小尚康健,福樂無邊;喜親朋好友常探望,安享團圓。   文/趙艷鳳   致敬,六十歲   ——花甲之年感懷   歲月如歌,人生幾何?光陰荏苒,又逢鼠年。驀回首,恍如一瞬。轉眼間,世事滄桑萬變。十有余載而志于學;二十而風華正茂志正滿;三十而立相夫又教子;四十而不惑業與責荊棘求索;五十而知天命歸家伺老又輔幼;六十而耳順兩鬢斑白祖孫行。六十載,春來秋去,步履匆匆,酸甜苦辣,漫漫人生路;一甲子,寒來暑往,衣食住行,喜怒哀樂,尋常百姓家。逝者如斯,花甲無二,六十感懷,心潮澎湃。回味無窮,寄情短語,慰藉心靈,抒發感慨。   吾今六十歲,欣逢好時代。感華夏大地之巨變,慨泱泱大國之復興,追祖國“一帶一路”前進之步伐,享改革開放春風之碩果......如大江奔騰,波瀾壯闊,氣勢磅礴。激蕩起時空的漣漪,譜寫東方崛起新篇章。吾輩似江中浪花,追波逐涌,投入母親的懷抱,歡歌砥礪前行。祖國強,老一輩所受戰亂顛沛流離之疾苦,吾輩不曾重演;祖國富,現代化建設高新科技成就日新月異,福澤千家萬戶。   ......開天辟地,先輩耀華夏;繼往開來,后賢轉乾坤,總設計師卓越壯舉澆鑄紫荊花與蓮花的盛世花開......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,國富民強、國泰民安,人壽年豐。吾輩見證世事變換,謳歌盛世太平。更喜建國“七十華誕”,舉國同慶,萬民歡呼。天安門前大閱兵,二十余萬軍民聚一堂,三軍威武真雄健,東風長劍瞥驚鴻。導彈“快遞”使命達,揚威疆場勢破竹。世界東方巨人站,新世紀的腳步更鏗鏘。燦燦史詩,抒英賢之豪邁;昭昭偉業,頌卓越而銘鐫。大國盛世吾輩安樂共享,祝福美好時代地久天長。   吾今六十歲,感恩好家庭。勤勞立家之本,忠厚善良傳承。祖輩皆是務農,更是厚待學問。吾父勤勉好學,雙手算盤打得精湛,深得鄰里鄉黨夸贊。建國前參加革命,主管縣政府后勤事務總干。一生恪盡職守,廉潔奉公無私。祖母樂善好施、勤儉持家自律;母親先任婦聯主席,后又改行從醫,工作、家庭、子女教育兼顧,辛苦操勞無數。姊妹兄弟五人,吾唯長姐風度,敬老愛幼謹守,勤學勞做吃苦。   幫母操持家務,扶幼友愛互助,學業、就業、成家,陪護幫扶左右。感謝愛人毛公,三十余載呵護。琴瑟甚篤,家和業興。兒孝媳賢,無不盡心。女惠婿明,國學傳承。潤澤后輩,鄰里欽羨。孫輩聰慧,甚慰吾心。濃悠親情,天倫之樂。知足安怡,彌足珍貴。   吾今六十歲,暢游情結濃。祖國好山河,不看留遺憾。名山和圣地,游覽已過半。剩余風景美,還得加緊轉。游過“紫禁城”,參觀故宮博物館,不到長城非好漢。去過東北邊,沈陽和大連,游覽“老虎灘”,海鮮也嘗遍。頂禮膜拜爬泰山,驚奇要數“趵突泉”。海市蜃樓顯幻景,八仙過海蓬萊見。蒙古氈房喝奶茶,錫林格勒放過馬。銀川沙漠里撒過野,沙坡頭上玩滑沙。駱駝騎行顫悠悠,羊皮筏子玩漂流。黃河邊上摔泥巴,壺口瀑布景一流。“幾回回夢里回延安,雙手摟定寶塔山”。東北西北都游遍,趕忙轉向去南邊。兩湖兩廣兩江安,香港澳門輪著轉。異國風情也要看,歐美是道風景線。莫斯科紅場最有名,圣彼得堡冬宮最值得看。六十歲是道分水嶺,游山玩水不虛行,乘著腿腳還靈便,旅游“嗨皮”去浪漫。偉人曾道:“東方欲曉,莫道君行早,踏遍青山人未老,風景這邊獨好”。閑云野鶴、空谷幽蘭;心若年輕、歲月不老!   吾今六十歲,修身有修為。善惡皆有因,修行在吾心。不在于獲得,而在于放下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不隨意苛求他人,不盲目要求自己。保持善良真誠,寬容厚待他人。胸襟決定器量,境界決定高下。“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兇。”追尋先人智慧,點亮心中明燈。遠離塵囂嘈雜,親近質樸自然,淡泊就在其間。懂得世態炎涼,看破人情紙薄,豈能盡如人意?但求無愧吾心。“大道至簡,以簡馭繁”。珍擦肩而過,惜不期而遇。一份包容相待,一份寬容同行。   吾今六十歲,賴有好心境。雖說韶華易逝,紅顏易老,也不曾奢望,如桃花之鮮艷,似玫瑰之迷人,但求蘭心蕙質、淡定從容,樂觀豁達,無芳自華。出入行有韻致,服飾裝扮均得體,待人接物仍大方,和藹可親不卑不亢。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份感受美的心情。懂健康重養生,多點情趣,多點自信,保持活力,愉悅心境,優雅依舊如常。有歷經風霜的感悟;有淡定從容的笑靨;有成熟思想和底蘊;有愛好攜知己好友。思進取而身體力行,重實踐而不浮虛華。堅持讀書學習,所謂胸有文墨氣自華。常練文筆以健手腦;多跳舞蹈強健身體;模特走秀韻味優雅;唱歌練聲蘊氣如宏。善于調節情緒,把控生活節奏。依然初心不改,未泯童心照舊。年輕十六一朵花,人生六十亦如花。   送己亥之年尾,迎庚子而慨然。數九隆冬寒,瑞雪兆豐年。洋洋灑灑飛滿天,慶花甲而心暢歡。憶往昔,春華秋實;展未來,風光無限。幸全家老小尚康健,福樂無邊;喜親朋好友常探望,安享團圓。   欣逢盛世,強國威風,華夏祥龍蓬勃希冀。   辭舊迎新,神州萬里,鶯歌燕舞欣欣向榮。   福佑中華,萬世太平!!! +10我喜歡

小說專欄   一頭惹了禍的牛   文/曹廣平   天藍得沒有邊,整個天空像和海洋掉了個。   張大牛走出村子的時候步子有點憨,樣子也有點丑。他一只手一直在不停地抓撓褲襠里的玩意,一邊自言自語著,無精打采的樣子和此時他頭頂的藍天顯得格格不入。   自打和村南頭的寡婦牛二花睡了覺,下邊就莫名其妙地有點癢了,尤其是到了夜里,那玩意癢得要命。他就想,難道牛二花那玩意有病?他不好意思問人家,更不好意思找人家。就是真有病,也只能是自找的。我請你來了么?   真他媽的騷狐貍,害人精!可話說回來,牛二花這人也沒有什么不好,人很隨意,牛二花的身子就像個雜貨店,誰要感興趣,需要什么似乎皆可來取。守不住心的男人們,沒少沉醉牛二花的溫柔鄉。想明白了,張大牛就不在記恨牛二花,一定是那個男人到外邊鬼混染了病,又傳給了牛二花。這樣說來牛二花也就是個無辜的受害者了,咱咋能怨恨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哩!張大牛在心里說,恨咱也得恨把病傳給牛二花的人,那人才是罪魁禍首,不得好死。正想著,有一條狗打張大牛身邊竄過,把張大牛嚇一跳,一看,又是牛二花家里的那條花皮狗。張大牛恨死了這條花皮狗,它會時不時地從張大牛的背后殺出來嚇他一跳。他真想拾起石頭砸它一下解解恨,也好讓它知道知道自己的厲害。但想一想又不行,狗這東西會記仇,萬一它記住了自己,啥時再去牛二花那里,它一直對你張牙舞爪大吼大叫,那不是讓全村子里的人都聽到了嗎?   去哪啊!阿花?張大牛一閃念,竟對著那條花皮狗套起近乎了。   唉!別說,還真管用,阿花居然就跑回來,在張大牛的跟前搖尾乞憐地轉了一圈,那樣子像是牛二花在張大牛跟前撒嬌的樣子。張大牛剛想俯下身摸摸阿花,見那邊來了人,就沖阿花踹一腳吼道,滾一邊去。阿花討個沒趣,踮著小碎步灰溜溜地跑了。   看著漸漸遠去的花皮狗,張大牛發出了一聲感嘆,都怪你命不好啊!生在了寡婦家里頭。主人叫牛二花,你就叫阿花,也就是兩條賤命。   在張大牛眼里,說到底,這狗啊!和人類一個樣。你看那些得寵的狗,被人抱著養著,愛不釋手,打扮得跟小孩子似的,哪像牛二花家里的狗,像個被人拋棄了的孩子,成天流浪在街頭,有誰把它當狗看,想活命都難。   張大牛從家里出來已經是上午九點多鐘了,本來這個點,農家人也早該在自己的田里勞作了。這不是張大牛感冒了嗎?下身又癢癢,渾身不得勁,夜里喝了些姜湯感覺好多了才出了屋。眼下已是近末秋了,地里的莊稼都快要成熟收割了,要說這時候,地里也沒啥重要的活可干了,到地里也就是攆攆家雀兒啥的,不讓它糟害地里的莊稼就是最迫切的事了。張大牛從家里出來,走一段路拐過一個彎,上了308國道,卻看見一輛鏟車停在那,一堆人在吵吵。走近了,才看清楚是牛二花在和人理論,牛二花披頭散發坐在鏟斗里,一副魚死網破的架勢。原來是那些人要拆牛二花建在國道路旁的房屋,說是礙了公路上的事,屬違章建筑,必須得拆除。張大牛就浮想聯翩地瞎琢磨了:你們早干啥去了,假如牛二花房屋剛建之初,你們就不讓她建,還有今天不愉快的紛爭嗎?本來張大牛想過去說幾句公道話,想了想,牛二花與自己的那層關系,心一虛,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轉個彎,繞道走了。   人走了心沒走,張大牛浮想聯翩,假如牛二花的男人潘四在世,沒有不明不白地被車碾死在公路上。那么今天,和人家決斗的怕不是她牛二花一個人,而是牛二花和她男人潘四的共同奮戰了。話說回來,要不是他和牛二花有這層關系,張大牛說什么也不會袖手旁觀的。他一準會走上前去和他們理論理論,到底是誰的錯。張大牛一直走一直問,一直在自個問自個,現時的人都怎么了?為啥都愿意充當事后諸葛亮呢!就說你們有執法權,可也不能這么亂執法吧!你們強拆了老百姓的房屋,讓他們怎么辦?你們想過他們的難處嗎?再說城里拆除的那些個說是違章建筑,那些個是三天倆后晌就能建起來了?有的一年半載,有的三年兩年,這么長的時間擺在這呢,你們這些執法的難道看不到?看到了知道是違章,為啥又不早早攔停他們,不讓他們施工,為啥偏要等都建好了,錢也花完了,才告知是違章建筑要強行拆除呢?他們的錢難道不是國家的錢嗎?這些錢要是用在老百姓身上夠他們花幾輩子的。孩子上學,房屋翻修,養病住院不都不用犯愁了成免費醫療了嗎?可這些個錢,偏偏像打水漂一樣白白流走了。   張大牛嘆了口氣。   抬頭的當兒,心明顯地顫動了一下,自家的地頭,有一頭牛在偷吃自家的玉米。奶奶的!誰家的牛,不好好看著,讓它跑出來偷嘴吃糟害人。張大牛沒工夫想那破事了,這才是眼下最重要的。他再聚精會神地定睛看,我的天呀!玉米地被糟蹋成啥樣子了,玉米連片地被踩倒在地里,像小鬼子剛剛在此過了兵,那場面簡直是慘不忍睹了。張大牛順著山坡,緊一腳慢一腳地往自家的田里趕,又一邊氣喘吁吁地罵,我操你八輩祖宗哩!快到田邊的時候,被串到路上的南瓜藤蔓拌了一跤,幾乎被絆趴下,手里正好又踅摸見一個棍子。我操你八輩祖宗哩!張大牛從地上爬起來又繼續罵,拿著棍子也顧不得褲襠里的玩意癢癢了,等跑到近前,一看,不是自己家里的地,是牛二花家里的。牛二花家里的地和自己家里的地,是連塊地,兩家地中間,只放一塊石頭做界石。現在地里的莊稼長高了,遠看,一時還真弄不清是誰家的地。棍子轟然落地,張大牛一下子就泄了氣。那股怨恨一時只是不知道該怎樣發泄,肚子漲得鼓鼓的,肚里似有一團火熊熊的在燃燒。   牛咋就吃了牛二花地里的莊稼了?   張大牛又嘆上一口氣。   老牛啊!你吃我地里的莊稼多好!我地里的莊稼不比牛二花地里的鮮嫩?偷嘴吃也不知道去哪里偷吃。張大牛一邊把牛往外趕一邊叨咕。他把牛直接趕在了自己的田地里,他這樣做有他自己的考量。那就是這樣把牛牽回去,怕牛二花知道了,再出什么幺蛾子。這樣的事不是沒有過。那是頭幾年,孫子想吃花生,張大牛就到自家地里刨花生,花生還不算飽滿,張大牛就少弄了些,心想,等成熟了吧!等成熟了,爺爺給孫子多弄些回去,保管讓他吃個夠。出地頭了,一看,牛二花家的地里,花生啥時也刨了。再一看,不好,哪里是自家刨了,分明是被人偷刨了。這一擼,那一片,丟三落四的,肯定是夜里被人盜了,一分地的花生所剩無幾了。他著急忙慌把這事告訴了潘四,潘四沒說啥,但聽說牛二花不依不饒,說小偷為啥就不偷他的,專偷咱的,咱跟小偷有仇啊!聽聽,分明就是說自己是賊喊捉賊的。誰給誰挨著地不知道啊!也就等于好心辦了壞事。   問題是眼下這偷吃莊稼的牛咋弄?這張大牛就想了,要想不被別人誤會,那就得自己地里的玉米要比人家地里的要受害得多,要不然人家會以為牛是你趕人家地里的。   牛或許是吃飽了,肚大得像草筐,也或是受了驚嚇,吃了那么幾口,說啥也不吃了。任憑張大牛怎樣哄弄,牛就是不開眼。氣急之下,張大牛自己還踢倒了自家的幾顆玉米桿子。牛是頭黃牛,還挺老實。張大牛沒費吹灰之力,就把牛韁繩抓住了,盡管短了些,看那繩頭的毛茬兒,像是掙斷了韁繩偷跑出來的。誰家的牛,這么不當心呢!肯定是主家忘記了喂牛,才導致牛的出逃。也不算出逃,應當說是自救,那也不能說是讓你用一根繩拴著就把牛自個餓死吧!在張大牛眼里,牛雖然是畜生,好歹也算是一條命,有些人還不如這些畜生哩!張大牛本想牽著牛繞道回去,后想到了道邊牛二花的房屋還在叫著勁,就想偷偷去看一眼,就原路返回了。到那里一看,一切都早已結束了,鏟車沒了,人走了,房屋倒了。像剛才爆發了一場地震,本來很規整的房屋此時一片狼藉。牛二花正坐在那里,呼天哭地,說是要那些毀他房屋的人,不得好死、斷子絕孫。   這管個屁用啊!張大牛在心里說著,你可別犯我手里啊!犯了,我要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!說著手里的鞭子就狠狠地抽在了牛身上,像是這些壞事都是這頭老牛干的似的。此時的張大牛完全忘記了牛二花的為人。   張大牛!這誰家的牛啊?   撿的!張大牛說話從不遮遮掩掩。   撿的?那人分明不信,見過人們撿錢的,沒見過哪個撿牛的。   沒見過也讓你見過了,就是撿的。   真撿的啊?那人看張大牛沒開玩笑的意思,這回當真了。   這好事我咋沒輪到呢!我地里的二畝玉米都讓它給糟蹋了,還好事!虧你想得出。   那人還想說啥,張大牛已無心理會,他正琢磨回去咋和牛二花說呢!牛二花的房子剛被鏟平了,整個人還在氣頭上。把這事說了,牛二花會不會有輕生的念頭啊!想到此,張大牛沒有急著把這事告訴牛二花,而是把牛直接牽回家去了。他想等過幾天,牛二花的氣消了的時候,再告訴她。或者,等失主找上門來的時候,再告訴她牛二花也不遲。可讓張大牛沒想到的是,幾天過去了,丟牛的人沒有找來,牛二花找來了。她不知從哪里聽來的消息,說張大牛地里的莊稼被一頭牛偷吃了,張大牛把那頭牛牽回家里來了,就趕緊到地里查看,一看不要緊,火蹭地就上來了。好啊!你個張大牛。見牛二花氣勢洶洶地來了,張大牛趕緊把事先想好的,好說歹說,總算牛二花沒再說過于難聽的話,不過,牛二花把牛牽走了。她說,既然牛吃了她家的莊稼比張大牛家里的多,那這牛就該由她來保管了,她要讓那個讓牛出來糟害人家莊稼的人買個教訓。   一天過去了,二天又過去了,等三天過去以后,牛二花坐不住了,她又把牛牽回張大牛家里去了,原因是,她賠了莊稼,不能再賠草料啦!三天了,也不見丟牛的人來找牛。不過她和張大牛說好了,萬一丟牛的人找來了,要記著通知她一聲,因為牛也吃了她的莊稼。而且吃的比張大牛家里的莊稼還要多。   半月后,牛二花沒聽到有丟牛的來尋牛的消息,倒聽說張大牛養著的那頭牛本身是頭懷了崽兒的牛,而且馬上就要生養了。她就趕忙跑到張大牛家里把牛牽回來了。她說牛糟害莊稼大家都有份,咋光能讓你喂養這頭牛哩!那樣對你不公平。就這樣牛就又被牛二花牽回家去了。   又過了不到一禮拜,那頭牛真的在牛二花家里生養了,而且生養了一頭純黑色的小黑牛,可把牛二花高興壞了,這是上蒼有眼啊!   小牛仔在母乳滋潤了半個月后,毛發光亮得就像黑緞子一樣了。   就在牛二花高興得摸不著炕沿邊的時候,牛的主家終于找來了。是鄰村的,丟牛的人姓宋,姓宋的不是別人,正是一月前,拆除牛二花房屋,拆遷辦的領頭人,本村村支書郭守良的一個遠房大舅哥——李鐵頭。   作者簡介   曹廣平,鄉土作家,河北省武安市礦山鎮人 +10我喜歡

那次,我到N市出差,專門選了一家偏僻的小旅館。雖然有點偏遠,可絲毫不影響店名的大氣磅礴,大大的七個大字“憶苦思甜大酒店”,閃著耀眼的光華。我倒不是圖省錢,而是為了清靜,我天生喜歡獨處和懷舊,不愛喧囂熱鬧,這店名吸引了我。   酒店店面還算可以,大約有六七間客房。那天我入住時,獨享五星級服務尊崇服務,酒店里所有服務員只為我一人驅使。說出來,怕你瞧不起我,不說出來,又怕你想歪了——整個酒店除去老板,只有服務員兩人,一女一男。那天一開始,偌大酒店只有我一個客人。   放下行李,我簡單沖了把澡,下樓到餐廳用了簡餐。那簡餐也簡單得可以:半盆玉米面粥厚得像農家粘貼對聯的漿糊,一碗蘿卜干咸菜讓人聞著就酸倒大牙,粗面窩窩頭滿臉褶皺掩不住的憔悴,三五個水煮雞蛋久歷風雨衣衫襤褸,讓人無端生出些許鄉愁來。   我問服務員,就這種飯菜嗎?   女服務員嫣然一笑,抬手向門楣上一指。我不解其意。她又一笑:“先生,我們酒店名字就叫憶苦思甜大酒店啊!我們得秉承這個宗旨,所有的服務也會一直貫穿憶苦思甜這個理念。”   我更加迷惑了:“可房費并不便宜啊!光吃這個,哪用得著那么高的費用呢?”   “先生,那您就不懂了。您享受的是追憶艱苦歲月,憧憬美好未來,哪能光惦記著吃那樣低品質的事情呢?”只見她朱唇輕啟,口吐蓮花。   我聽得云里霧里:“可我……”   根本不容我多言,她忙見縫插針:“先生您想想看,讓您整天吃山珍海味,您決不會記得,然而我們大酒店彌補了這種缺憾和不足,讓您盡情享受孤獨和簡樸。我想,不管過去了多少年,您也決不會忘記!”   我終于懂了。說的直白點,我被她口若懸河的演說,或者說是游說折服了。   說的也是啊。吃著粗茶淡飯,住著僻靜小館,享著孤獨幽旅,念著村野鄉愁,這一切恐怕真的讓我難以忘懷了。   向街道對面望去,一排店面冷冷清清,燈影里三兩個包子鋪早已打烊,唯有超市門牌上方滾動的字幕還能讓我想起這是個叫城市的地方。   我皺著眉頭,吸溜下一碗玉米糊,啃了半邊窩窩頭,上樓蒙頭大睡。半夜里被餓醒,我摸著肚皮,輾轉難眠,伴著吱呀作響的床鋪聲,嘆了好久的氣。我忽然悟到,憶苦真的起了作用,愈加想念起美味佳肴來。   我恨恨地想,今生再不會來了。別了,我的憶苦思甜大酒店!   迷迷糊糊,黎明時分我被餓乏了。天剛蒙蒙亮,我就被樓下的吵鬧聲驚醒。披衣下樓,我發現酒店里圍了一大圈人。一問才知道,抓到了一個小偷——酒店里那個男服務員。昨天只和我打了一個照面,我就記住了他,個子高高的,滿臉絡腮胡子,眼如銅鈴,一看就不是個好人。   原來,半夜里又住進了一個旅客。那旅客說自己一路勞頓,忘記鎖門就睡下了,絡腮胡子乘勢偷了他的錢包。恰巧,被半夜巡視的酒店老板抓個正著,店老板沒有遮羞,毫不猶豫選擇了報警。   這不,警察來了。確切的說,來了個便衣警察,瘦巴巴的,個子矮矮的,像條秋刀魚。瘦弱的警察費力地撮著絡腮胡子的衣領,這讓我想起努力頂舉的衣撐桿。   警察說:“跟我去局子里說清楚。”   那旅客臉紅脖子粗,不依不饒,非要老板給個說法。   圍觀的人群里就有人看不過去了:“人家老板發現的,非但沒有包庇,反而扭送見官。應該感謝才是。你這人也真是的,反過來還想敲詐店家。”   那住店男子聞聽此言,只好囁嚅著作罷。   沒想到,店老板卻大度地說:“我們大酒店會補償您的。您看,免費提供您吃住半個月,要不,補償您一千元精神損失費。”邊說邊從褲衩里掏出錢包,扯出一沓錢,飛快地數了十張百元票子甩給了那男子。   那旅客捏著錢不好意思起來,連連說,我會給你們店送錦旗的。今天真是遇上好人了。邊把錢放進兜里,上前一步,緊緊握住店老板的手晃個不停。   “這是我店應該做的。不然,也對不起我店的金字招牌。”店老板一臉正氣,從那男子手中抽出手向上一揚,指著那門楣,“回憶苦澀經歷,享受甜蜜未來。”   我差一點流下熱淚來。我不自覺地喊出聲來:“說得好!下次我還會來你們店住。”女服務員邊笑著附和,邊帶頭鼓起掌來。   那便衣警察也松開了手,邊上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。就連那個男服務員——不,小偷——也不自覺作勢鼓掌,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角色,才低下了頭。   圍觀者不住叫好。有的說等會就來這里登記住宿,老板蠻有人情味。我接著話茬,說,人心不古才會住得安心放心。   “先生您也說得不錯。”那女服務員嫣然一笑,向我豎起了大拇指。   我敢說,我是懷著美好的記憶離開酒店的。我為這次選擇感到慶幸。我常常回憶起那段往事,女服務員的睿智,店老板的正氣,酒店的返璞歸真,還有富有人情味的鄉愁情結。我也會常常和朋友們說起那段經歷。   三年后,我又一次出差N市。我想都沒想,摸起手機,預訂了憶苦思甜大酒店。   故地重游,發現酒店一切依然:安靜未變,飯菜未變,店員數未變,門前冷落未變。   我的心暖暖的。   我來,許是為了尋夢。   第二天下午,我剛從外面辦完事回到大酒店,就見大廳里一片鬧騰。我下意識地上前瞧個究竟。   我懷疑自己的眼睛,莫非是在夢中?我掐了掐自己的大腿,不是夢。   只見絡腮胡子揪住秋刀魚的衣領,仿佛一個賣貨的在用桿秤稱量貨物。   這兩個人好面熟。圍觀者七嘴八舌中,我才知曉兩個人的位置發生了對調,秋刀魚搖身一變成了酒店服務員,絡腮胡子倒成了便衣警察。   事情很簡單,幾乎如出一轍的三年前故事的翻版。   身為酒店服務員的秋刀魚偷了住店客人——那客人我也熟悉,依然是三年前入住被盜的那一位——的錢包,店老板發現后毅然報警,絡腮胡子——不,便衣警察過來拿人。   事后,我找到了被盜的那位旅客。接過我遞過去的兩張壹零零后,他告訴我:那兩個人——也就是你說的秋刀魚和絡腮胡子——和我都是托兒,不斷互換角色,一旦事先得知將有大批外地游客經過酒店門前,店老板就會親自導演貓捉老鼠游戲,吸引旅客入住。   “老板告訴我們,這叫營銷策略。每次演完,我們每人就會得到五十元獎勵。”那旅客笑瞇瞇地提醒我,得為他保密,“下次,就輪到我扮演便衣警察了。我已好久沒過警察癮了,那勁頭倍兒爽!”   說實話,我倒真愿意那是個夢,而不是局。盡管多少年過去了,我的內心深處還潛藏著一絲殘存的美好回憶。但,我知道,它正如一場春雪,終將消失殆盡。   載于江蘇省《林中鳳凰》雜志(2016年第4期);同年,榮獲泗陽縣首屆《林中鳳凰》“大禾莊園”杯全國短小說大賽三等獎。   原創: 燈火上樊樓 +10我喜歡


張佳霖的熱門嚴選林胤偉的優質好物推薦27346潘家豪的必買購物清單74676
曾仲江的今日頭條 何家齊的開箱推薦文天地潘苡胤的推薦清單 林淑瑞好物開箱文劉慧娟的焦點新聞部落格69044 王玉任的熱門嚴選85395鄭雯政的評價心得 劉怡安的焦點新聞部落格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f6eaev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